日本有所谓「职人」(Shokunin)的说法,职人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技术和态度,一个职人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数年至数十年才能达到技术的专精,他对自我有深度的要求与探求、对于自己的作品拥有相当的自信,过程一丝不苟,「质」永远比「量」优先,不会因为金钱或时间的限制而妥协。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里,职人是ㄧ个受人敬重的称谓,从江户时代的各种建筑、手工艺、食品业都可以看到所谓的「职人艺」,在今天更是泛指各种技艺精湛的专业人士。
日本品牌「GAIJIN MADE」便是注入了世界各地职人的技艺集结而成的服装品牌,除了日本以外,更不断挖掘各地的传统技艺结合于现代服装,连结古着美感与现代感的时装设计,成就高品味而原创的单品。
品牌历史
母公司「圣林公司」(Seiline&CO)
「GAIJIN MADE」是日本「圣林公司」(Seiline&CO)旗下一个古着服饰风格的品牌,圣林公司本身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复合式选货点,70年代从东京的一间名为「Hollywood Ranch Market」(HRM)的古着风格小店开始,挑选美式复古阿美咖几(アメカジ)的选品,经过细心经营,独到的选物眼光与品味,圣林在十几年后已发展成为多品牌、多业务的大型vintage lifestyle brand,包含不同风格、特色的自主品牌、进口商店舖(以美国为主)、选物店、餐厅、咖啡馆等。每个品牌、店面各有看头,每间店都是引人朝圣的有趣名店。
「GAIJIN MADE」(ガイジンメイド)创立于1992年,字面意为「外国人做的(制品)」,除了在圣林旗下的店舖HRM、OKURA、TOLL FREE、BLUE BLUE等店贩售外,在日本及海外也有许多店家贩售,是相当知名的古着风格服装品牌。
剪裁上改良了世界各地的古着服装样式:如日本僧人工作时穿的作物衣(Samue)、中国式盘釦立领衬衫、美国MA-1外套等,在服装工艺细节上,除了日本传统的蓝染、拼布艺术以外,更导入世界各地职人的传统手作工艺,例如印尼蜡染(BATIK),印度刺绣(KANTHA),还有秘鲁手工编织等,以强调其设计理念「 Hand Crafted With Pride 」(自信满满的手工艺)。使品牌服装不只有东洋味,细节中还能见到特殊的异国古着情调。以下便介绍「GAIJIN MADE」引以为豪的各种服装工艺细节。

「GAIJIN MADE」中国盘釦立领衬衫
服装特色
蓝染(あいぞめ,INDIGO)
蓝草为一种蓼科草本植物,取其叶以提取染料。蓝染是从天然的植物中萃取出染料并经过多道工序、在高温湿热的染房完成的传统技艺,染出的布匹由浅到深为花浅、缥、蓝、锖、绀、蓝、留、绀、捣返等蓝的色系。到了17世纪左右,蓝染普及民间,和服、手巾及寝具等各种生活用品都开始使用蓝染色,这种工艺也特别适合古着风格。蓝染具有抗菌、防虫及防臭的妙用,幕府末期,当时访问日本的英国学者对京城蓝色的情景留下深刻印象,称之为「日本蓝」。
拼布艺术(ボロ,BORO)
Boro原意为衣衫褴褛的布匹,是19世纪20世纪初在日本农村常见的缝补技艺,当家里的棉被、被褥磨损之际,以惜物之心用一块拼接废布修补它,经过好几代的缝缝补补,这些纺织品形成越来越多补丁,最后整块布皆由补丁缝制而成,看不出原有布匹的样貌。这种传统拼布技艺后来持续发展,具有解构方式的特殊技法被数个日本品牌发展成今日看到的独特古着风格服装形式。
日本刺绣(ししゅう)
日本刺绣技艺源于西元6世纪从中国传入,在安平时代为贵族的奢侈品,至江户时期普及于富裕的商人阶级。刺绣是绣针与彩线交织的艺术,绣针多为手工打造的高级品。丝线使用数根丝质、染色后的「釜线」,未经捻搓而成,或是从蚕茧直接缫丝,数根为一束,去除杂值的「绢线」。将布料绷制于绣台,依据纹样以及想呈现的效果,选择不同的针法;绣成之后经蒸汽加热平整布面;最后从绣台上取下才算是完成。日本刺绣也依照产地被命名为「京都的京绣、金泽的加贺绣、东京的江户绣」,其中京绣与加贺绣受到日本传统工艺的认定并加以保护和援助,在日本的古着风格服饰中非常常见。
刺子织(刺し子,SASHIKO)
刺子织最初为修补衣服的技术,在深蓝棉麻布上,用粗棉线顺着布面的网眼刺绣出规律的浮凸几何图案如菱纹等,让磨损的地方看不出来,强固衣物的结构,补强衣服的隔热与耐磨性。纹样兼具质朴的美感,取材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或自然风物等,大部份兼有正向吉祥的意涵。刺子织制品强韧、扎实的质性后来延伸应用于剑道服,柔道服、工作服等,完美搭配古着风格。
印度刺绣(KANTHA)
KANTHA「坎塔」直译为「补丁布」的意思,是印度、孟加拉等地古老的手工艺术,有点类似日本的刺子织。早期民间的妇女为了让家人保暖,将破旧、同样尺寸的旧布累积数层,边缘重合后,先在边缘以称为「坎塔针」的飞针技术将四边缝合,并在布面上以针线绣出草稿,再进行填充,叠缝出花鸟、动物及几何图形。绣出红色、黑色、蓝色,以及黄色、绿色和粉色的图案,并用其中一种主色将图案的轮廓勾勒出来,使花纹更加清晰,这样的棉布经过多次水洗和磨擦将使古着服饰变得更加柔软舒适。
印尼蜡染(BATIK)
BATIK「巴帝」一字是由爪哇语「amba=写」及「titik=点」结合而来,是制作过程繁琐的染制工艺。据信在四世纪由西亚传到爪哇岛,早期是只有贵族、皇族才能穿戴的服饰,后来因为贵族起身对抗荷兰殖民,逃到民间与平民交流才使蜡染渐渐普及。蜡染技术遍及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伊朗、斯里兰卡、远至非洲;而印尼顶尖的蜡染技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高档的蜡染布为手绘图案,并绣以金丝等作为点缀。蜡染可分手描与模印两类,以天然的蓝染植物染为主色,以手描或模印的的方式,用蜡油遮住不需上色的地方,依此方法在布疋上染,利用蜡的防水功能把图案留白,而使古着风格服饰呈现不同层次的颜色及缤纷的图样。常见的纹路为几何纹和树叶、花朵、鸟类、蝴蝶、鱼类、昆虫等图案。
秘鲁手工编织Peruvian Hand Knitting
秘鲁手工编织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安地斯山区广场周围常可见到摆售手工艺品的摊商,商品来自当地原住民之手,编织是妇女可以在家从事的手工艺,他们通常饲有骆马、羊驼等,使用动物纤维进行着捻纺纤维和编织的工作,再取用植物性的染料如紫粟米、菠菜、柠檬、仙人掌等,熬煮成天然染料之后将纤维染色、晾干,再卷成毛线,虽然是天然染剂,颜色却可以保存数十年而不易褪色。之后便可以进行手工编织,每个部落有各自的编织方法、技巧及图案,如库斯科妇女的腰机编织(Backstrap Weaving Loom)技术。织品带有鲜豔的色泽、精致的珠花刺绣、具体的描绘生活或抽象的几何图案,一件古着纺织品需耗时一星期至数月,是非常费时费工的精致艺术品。
GAIJIN MADE与世界各地的手作职人合作,将以上介绍的各种工艺技术巧妙地融合于古着风格的服装细节中,如果你对于快时尚的成衣感到俗不可耐,想体验慢工细活的服装制品贴合于你的身躯,请持续关注小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爱古着 » 融合世界各地精湛手工艺、服装版型的日本品牌 —GAIJIN MADE(ガイジンメイ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