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着文化 岁月美学

流行是随着时间不断地更替且具有周期性,一般来说一个时期流行的事物,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成为风潮。近几年时尚圈再度燃起复古风潮,以过去经典的古着剪裁样式搭上创新的元素或想法,让时装以崭新的样貌呈现在世人眼前。「古着」也逐渐受到年轻族群的喜爱,成为当今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古着」一词来自于日本,汉语的意思是旧衣服,英文称作「Vintage」,专指那些承载着不同历史意义的服饰。有别于二手衣的概念,是在过去某一个年代被制造出来而现已停产的物品。一般来说,我们将那些出产于一九二〇至一九八〇的衣饰称之为「古着」,这些衣裳并非只是单纯的有着复古的设计或花样,它们实用性的设计都往往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也因为同样一款衣物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数量并不多,其本身的独特性与稀少性更加提升了它的文化价值。

古着-古着店-vintage

「古着」一词来自于日本,专指那些承载着
不同历史意义的服饰。(图片来源/matome.naver.jp)

古着 历史的承载者

古着文化最早从英国萌芽,先是有披头四(The Beatles)、 平克.弗洛依德(Pink Floyd)以及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等名人与服装设计师,将旧衣重穿,并与新衣相互混搭,创造潮流话题并引起群众模仿。随后在一九八○年代,那些于伦敦夜店穿梭的年轻人们实践这股创新的街头潮流,他们透过展现叛逆的自我来抵制上层阶级所订立的传统美学,并将这样的古着文化推向发展的高峰。

随后古着文化传到日本,由于战后日本拥有大量美军所遗留下的服饰,再加上当时日本民众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崇拜心理,古着文化迅速地在当地年轻人之间刮起一阵流行旋风。从东京的涩谷、原宿、町田琳琅满目的古着服饰店、鞋店、二手皮件配饰专卖店等等,可以看出日本年轻人对于这样有着岁月痕迹的物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只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搭配风格,其对古着的热爱更支撑着这个文化圈的相关产业与市场。

古着-古着店-vintage

在日本东京的涩谷、原宿、町田等地,有非常多的古着服饰店。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随着日本战后快速发展,成为带动亚洲经济的龙头,其古着文化也跟着进入台湾、香港、中国等亚洲地区,影响各地年轻人的美学定义与穿搭风格,进而成为次文化的一部分。广大的商机也促使古着店的兴起,无论是网络卖家或是实体店商店,有不少以古着为特色的商家也因为搭上此股流行风潮而开出亮眼成绩,销售额提升近四到五成。

 

向古着致敬 新衣仿旧

复古文化当红,目前在市面上有许多常见的品牌,以「古着」的名义作为行销手法大打广告,但其实他们贩售的是从日本输入的仿旧单品,而并非真正的古着。这类衣物除了使用复古设计的版型,布料的选用也采用仿旧的材质与花纹,除此之外它的特点便是透过水洗加工、打磨或其他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商品产生泛白或破损的特殊效果,以增加物品视觉上的陈旧感。

通常市面上常见且年轻人喜爱购买的古着,大多属于上述的种类,也就是那些仿制的古着,因为真正保存良好的古着服饰虽是二手的,但因为它本身的历史价值,使古着免于遭受一般时装随流行趋势而淘汰的命运,再加上独一无二的稀少性,使其价格往往被哄抬而大幅高于一般市面上所贩售的服装单品。相较之下,这些仿旧的「新衣服」对于喜爱复古风格的年轻人来说,不但同样能穿出古着的味道与特色,价格也比真正的古着亲民许多,因而成为不少年轻族群在添购衣物时的新选择。

古着-古着店-vintage

仿旧的单品价格比真正的古着便宜许多,对于喜爱复古
风格的年轻人来说较容易入手。(图片来源/这样变型男)

 

名人加持 风潮更盛

古老得衣服被重新穿起,古着文化之所以能蔚为风潮,并通过媒体吸引更多人的目光,那是因为自一九九〇年代开始,有不少知名的女星与模特,纷纷披上具有「年纪」的礼服走上红毯或出席盛大典礼,创造话题的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人品味。

像是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在二〇〇一年以电影《永不妥协》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大奖时,就曾以一身一九八二年时装品牌Valentino所设计的黑色丝绒礼服惊艳全场;艾希莉.欧森(Ashley Olsen)则曾经穿着一袭优雅的古董礼服出席美国二〇〇九年时装设计师协会大奖的颁奖典礼,成功凸显个人特色与不凡品味;安海瑟薇 (Anne Hathaway)也同样曾在二〇一三年Met Ball红毯上,以一袭Valentino一九九四年出品的黑色透视礼服亮相,成为媒体焦点。除此之外,美国乡村歌手泰勒斯、创作歌手约翰.梅尔以及日本艺人木村拓哉等人,皆是古着的爱好者。有了这些名人的加持,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仿效偶像的穿着而接触古着,并开始对此文化产生兴趣,进而成为古着同好的一分子。

古着-古着店-vintage

安海瑟薇在二〇一三年Met Ball红毯上,以一袭黑色古董
透视礼服亮相,成为全场焦点。(图片来源/这样变型男)

 

旧衣新包装 反思古着意义

在欧美国家与日本,二手文化已相当常熟,许多二手市集更是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古着的定义也不再侷限于流行文化的一环,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与想法。他们不会为了追随不断变换的流行事物,而盲目的进行购买,不同于主流风格的穿搭概念,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不同时代感的呈现,透过古着鲜明的印象色彩展现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对大众流行文化的反叛。

然而近年来在许多二手文化兴新的地区,古着风潮的兴盛则是因为受到文创产业的行销手段影响,在细腻的包装之下,旧衣被冠上古着的称号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流行的代表。古着变成了一种炫耀性商的商品,消费者为了加入此股风潮而选择购买相关古着产品,盲目的跟风却忽略了每件衣服背后独特的历史气息与文化意义。

古着-古着店-vintage

商业化的行销手法,对古着文化的影响是好是坏,值得深思。
(图片来源/she.co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爱古着 » 古着文化 岁月美学

赞 (176)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 })();